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组织红色考察 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011/09/01 00:00  点击:[]

                                                               组织红色考察   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院组织治理论课教师赴延安等地参观考察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参观考察活动的通知》(教社科〔2009〕4号)精神,进一步拓宽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视野,增强社会阅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学院党委决定从2009年起,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本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进行参观考察活动。2009-2011年期间,学院派部分思政课骨干教师参加了各类参观考察活动,如省教育厅组织的哲学社科研修的考察,司法厅委党校组织的红色考察等。2011年6月,经学院党委研究,决定今年暑期安排我院所有思政课教师赴革命圣地延安进行红色考察。
7月19日—24日,由张大立副院长和思政部副主任秦全斌带队、我院 13名思政课教师组成的考察团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等地,进行了为期6天的参观考察,接受革命优良传统教育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感受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及传统文化。
一、      实地考察的情况。
(一)、重访革命圣地,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曾让无数的革命青年心神向往。而此次学习考察活动,主要就是要大家深入了解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艰苦磨难的岁月,深刻领会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并力求把延安精神融会贯通到今后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
在学习考察中,教师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枣园等老一辈革命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瞻仰了当年中共中央的办公场所以及主要领导人的旧居,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工作和生活的情景。毛泽东居住的简陋的窑洞、周恩来用过的破旧的纺车、朱德睡过的单薄的床铺、刘少奇用过的熏黄的油灯,还有小菜园、小石桌、泛黄的鲁迅全集……,这一切都让教师们真切的感受到延安精神的伟大力量,也让教师们明白了为什么老一辈革命家能在最简陋的指挥室里能够成功指挥气势恢宏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并最终夺取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在宝塔山下、延河岸边,教师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纷纷拍照留念,有的还朗诵起贺敬之《回延安》中“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诗句。
延安的学习考察,使每位教师都受益匪浅。以前谈到延安精神,更多的只是一种字面上的认识,现在通过实地走访和学习,教师们更深切地领会到了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而这种精神必将激励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不畏困难、勤奋工作,以更加积极进取的昂扬姿态,为我院的思政课教学和建设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饱览名山大川,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和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
考察期间,教师们还参观了气势磅礴黄河壶口瀑布,领略了粗犷、深厚、庄严、豪放的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风采;在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祭拜了中华民族的祖先“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倍感自豪;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伟大发现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里,教师们惊叹其神奇与恢宏气势。在“自古华山一条道”的险峻华山上,教师们重走了当初八勇士智取华山的道路,在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深深为八勇士的英雄壮举而热血澎湃。
 二、学习考察的收获。
(一)、本次延安、西安学习考察对我院思政课教师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1、延安、西安红色考察,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思想洗礼。
通过在延安进行实地考察,思政课教师们认识上得到升华,灵魂上受到震撼,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和重要启示。延安精神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延安精神就是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革命精神;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延安精神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没有延安精神的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那一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当年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而走向成功的。
在参观中,大家既看到了延安革命根据地革命斗争时期的艰苦卓绝与腥风血雨,又看到了今天革命老区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而取得的巨大成绩,看到了延安革命老区的蒸蒸日上与欣欣向荣。大家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共同致力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在实际工作中,在自己本职岗位上,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提升各种能力,努力为国家和学院的事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2延安、西安红色考察,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
延安之行,给我们全体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曾几何时,人们似乎已经忘却了昔日的种种艰难险阻,革命传统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悄然褪色,被固定在了特定场合、特定人物身上。“英雄”和现实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在枣园“为人民服务”纪念广场五大伟人像前,学院张副院长带领全体党员庄严地举起右手,警容严整,重温了入党誓词,大家宣誓铿锵有力,热血沸腾。仪式结束后党员们深受教育,倍受鼓舞,心有感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以老一辈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为榜样,时刻牢记入党誓词,结合工作实际,贯彻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工作思想,围绕大局,服务大局,高标准,严要求,勇于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
通过参观枣园和重温入党誓词,我院思政课教师们进一步坚定了对党的信仰。特别是以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延安精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大家认识到,只要我们国家要不断的发展,就需要我党的同志们继续继承发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我们作为思政课教师更要好好学习、领悟延安精神,并把它运用到学习、工作、生活中去,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我们要学习领悟、深入宣传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做好党各项方针政策的宣讲和传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3、延安、西安红色考察,是一次扎扎实实的理想信念教育。
通过本次考察,思政课教师们得出一个感想:理想信念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活着就应该有信仰、有追求,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精神不跨。这次延安之行,大家亲身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种超凡脱俗的气魄、坦荡无私的情怀、乐观向上的态度、艰苦朴素的作风和无私无畏的精神的时候,才明白了为什么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为什么延安这么贫穷,住的是窑洞,吃的是小米山药,夏天是高温酷暑,冬天是冰雪封冻,但那么多热血青年却愿意放弃自己优厚的条件,不远千里奔赴延安,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誓死保卫延安。因为保卫延安就是保卫革命火种、保卫革命信仰、保卫革命精神,所以星星之火就能够燎原,因为有了延安精神,所以中国革命就能够取得胜利,这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延安精神是法宝。用之于个人,则健康成长,事业有成;用之于团体、企业,则团体兴旺、企业发达;用之于党与国家,则精神振奋、青春永葆。延安精神又是试金石,检验着人们的眼光、境界、品格、走向……信仰是理想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一个民族、一个人有了信仰,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不能战胜呢。
4延安、西安红色考察,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站在气势磅礴的黄河壶口瀑布前,陡峭险峻的华山下,有的思政课教师感到了自己犹如沧海一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人民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体会,并且这种源自心灵深处的触动与感悟会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愈品愈醇。这次红色之旅,对他们而言是一次文明之旅、寻根之旅、精神之旅、收获颇丰、受益匪浅!他们认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是我们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一味的强迫高压和强行灌输只会令学生更加反感,当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优秀文化展现在我们教师眼前以后,今后课堂上的我们就能用更生动的语言去描述我们的所见所闻,用更真挚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我们所描绘的美好的山河和我们所讲述的优秀的文化就会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平时期需要的是每个公民认真负责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每个人搞好本职工作就是对他人负责,及时地完成工作任务就是提高整个社会效率的一个环节。而当面临战争时,保卫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维护国家尊严,就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这应该就是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在课堂上,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是要向同学们传递这样的信息,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才能让他们走一条正确的爱国道路。
(二)、此次学习考察将为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实践指导素材,增加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次学习考察活动,理论课教师沟通思想,畅谈体会,介绍经验,加深感情,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创新了工作思路,拓展知识视野,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取得良好的成效我院思政课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学习考察对以后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大家期盼着以后能举办越来越多的此类学习培训活动,同时也表示,将会把此次学习实践的体会和思考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与学生一同分享考察内容与体会、感受,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力争创造机会,带领学生走出去,教师共同感受火热生动的社会现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版权所有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2015-2016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凯江路二段32号 邮编:618000

院办公室电话:0838-2502461 招生就业处电话:0838-2501823 蜀ICP备15013166号-2